和子山种花(其二)

碾薄䄩圆粉色匀,一枝寒艳恼青春。

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碾薄的花瓣均匀地呈现出淡淡的粉色,
一朵寒冷而鲜艳的花朵让青春为之动容。

注释

碾薄:形容花瓣被压得很薄。
䄩圆:花瓣圆形且紧密排列。
粉色匀:粉色分布均匀。
一枝:单独的一朵花。
寒艳:寒冷季节中显得娇艳的花。
恼青春:使青春感到惊艳。
晓来:早晨来临的时候。
带雨:带着露水。
四厢下:四周或庭院中。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太真:此处指杨贵妃,以其美喻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造力。碾薄䄩圆粉色匀,一枝花朵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柔和而均匀的粉色,这种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一枝寒艳恼青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春天生机的感慨,花朵在清晨的凉意中绽放,它的鲜艳不仅没有因为寒冷而减退,反而更加突显出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从而彰显了春天生命力的强烈。

"晓来带雨四厢下"描写的是一场春雨降临的情景,这种细雨为花木带来了滋润,也使得整个园林充满生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和湿润。

"恰似蓬莱见太真"则是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神话中的仙境相提并论,将自己所见到的花卉美景比作传说中蓬莱山的仙境,以及在那里遇见了传说中的女仙——太真(即杨贵妃)。这种修辞手法不仅提高了诗歌的意象层次,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限赞叹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山种花(其一)

风流从事季长家,绕遍官居种尽花。

应为清才无比敌,拟将文彩竞春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子山种花(其四)

几树山樱曲槛前,花开如火叶如烟。

待将短句誇形似,已被休文道欲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子山种花(其三)

曾宴琼林烂熳红,宝津楼下看春风。

今朝忽向君家见,犹忆当年醉眼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子山种花(其五)

新自泾州趁雨移,便开繁萼拥芳枝。

红霞照地清香起,似到玄都观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