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春雨

甚心情还自来小楼凝望?一丝丝、看他愁样。

软东风、暂禁着、柳花飞飏。却无端、催着桃花飘荡。

者心情付春雨绕遍天壤。一丝丝、看侬愁样。

是啼痕、染就了、万重烟障。问江南、芳草可还惆怅?

形式: 词牌: 粉蝶儿 押[漾]韵

鉴赏

这首《粉蝶儿·春雨》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雨中的愁绪与思绪。

词中开篇“甚心情还自来小楼凝望”,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自问为何会独自在小楼中凝望,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与忧郁。接着,“一丝丝、看他愁样”和“一丝丝、看侬愁样”,通过“他”与“侬”的交替使用,将主人公的自我反思与对他人情感的投射巧妙结合,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敏感与细腻。

“软东风、暂禁着、柳花飞飏”一句,以轻柔的春风与飘扬的柳花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而“却无端、催着桃花飘荡”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动态变化,桃花的飘落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喻了情感的消逝与无奈。

接下来,“者心情付春雨绕遍天壤”一句,将主人公的情绪寄托于春雨之中,仿佛所有的愁绪都随着春雨洒遍天地,表达了情感的广阔与深远。而“一丝丝、看侬愁样”再次强调了主人公对自身情绪的关注与审视,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反应。

“是啼痕、染就了、万重烟障”一句,通过“啼痕”与“烟障”的形象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浓重与弥漫,仿佛泪水与烟雾交织在一起,遮蔽了视线,也遮蔽了心灵的光明。最后,“问江南、芳草可还惆怅?”以反问的形式,将情感的探讨推向了更深层次,既是对江南春景的怀念,也是对内心情感状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粉蝶儿·春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春雨中的愁绪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双重探索,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青门引.上巳

花意催春醒,和雨做成云性。

流杯不敢趁轻阴,游丝一缕,个是江南影。

无端燕子呼残病,说道春将尽。

出门却看芳草,青青放出垂杨径。

形式: 词牌: 青门引

南歌子.长河修禊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水龙吟.瓶中桃花

疏帘不卷东风,一枝留取春心在。

刘郎别后,年时双鬓,青青未改。

冷落天涯,凄凉情绪,与花憔悴。

趁红云一片,扶侬残梦,飞不到,垂杨外。

看取窗前细蕊,酿幽芳、几多清泪。

六曲屏风,一痕愁影,搅来都碎。

明月深深,为花来也,为人无寐。

怕明朝又是,清明点点;看他飞坠。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寒食次计伯英韵

向前还有多春,廿番花信从头计。

西风做冷,东风做暖,桃花都记。

守得春三,禁烟时候,雨酡云醉。

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

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

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

到晚凭阑,西山见我,相看妩媚。

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