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长河修禊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南歌子·长河修禊》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长河边修禊活动的生动画面。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云层厚重,却能寻觅到一抹翠绿;微风轻拂,已能嗅到花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们在这样的美好时节进行修禊活动的愉悦心情。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河畔,桃花盛开,柳树初显嫩黄,与飘落的飞絮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放纵的氛围。这里的“轻狂”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人们在春光中释放自我,享受生活的快乐与自由。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这两句转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莺鸟或许能回忆起往昔的欢乐场景,而河水则静静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无情。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最后,诗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这样的美景中,只需静坐于石上,无需过度狂欢,只需在微醺的状态下,欣赏夕阳的余晖。这不仅是对修禊活动的一种诗意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在自然的美好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张惠言作为清代词人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瓶中桃花

疏帘不卷东风,一枝留取春心在。

刘郎别后,年时双鬓,青青未改。

冷落天涯,凄凉情绪,与花憔悴。

趁红云一片,扶侬残梦,飞不到,垂杨外。

看取窗前细蕊,酿幽芳、几多清泪。

六曲屏风,一痕愁影,搅来都碎。

明月深深,为花来也,为人无寐。

怕明朝又是,清明点点;看他飞坠。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寒食次计伯英韵

向前还有多春,廿番花信从头计。

西风做冷,东风做暖,桃花都记。

守得春三,禁烟时候,雨酡云醉。

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

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

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

到晚凭阑,西山见我,相看妩媚。

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清明次计伯英韵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

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