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人听积雨,滴滴动乡心。
故国程犹远,重门夜正深。
气昏濛烬烛,巢冷语栖禽。
遥想江南岸,馀花委故林。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雨夜书事》,描绘了离人独处雨夜时的思乡之情。首句“离人听积雨”以雨声入诗,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愁苦的氛围,离人心中因雨声而触动乡愁。接着,“滴滴动乡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故国程犹远”表达了旅程漫长,归乡之路遥远,加重了思乡之苦。“重门夜正深”则通过描绘夜晚深沉的寂静和重重门户,暗示了诗人孤寂无眠的状态。接下来,“气昏濛烬烛”形象地写出烛火微弱,烟雾迷茫,如同诗人的心境一般迷茫不清。
最后两句“巢冷语栖禽,遥想江南岸,馀花委故林”,诗人想象江南岸边,春花已凋零,散落在老林之中,寓言自己远离家乡,只能在心中回味故乡的美好景色,寄托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雨夜销烦暑,林塘向夕幽。
庭虚惟欠月,树冷欲生秋。
河北嗟新别,樽前念旧游。
若非逢胜会,何以解离忧。
雨歇黄梅后,秋生麦熟前。
偶同金马客,来访玉龙泉。
竹叶一尊酒,榴花五月天。
不妨扶拄杖,行到白云边。
绿杨阴密覆回廊,深院帘垂昼景长。
人静独闻幽鸟语,风来时有异花香。
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
闲读南华真味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初夜南亭望,清吟露湿衣。
雨馀群籁发,天淡数星稀。
秋气又还至,故园犹未归。
虚堂愁重入,烛白冷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