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其八)

文章不宜命达,帝王亦忌时名。

谩说赋求司马,曾闻诗杀道衡。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翻译

文章不应追求显达,就连帝王也忌讳一时名声大噪。
别说写文章想效仿司马相如,曾经就有因诗文而致人丧命的例子。

注释

文章:指文学作品。
命达:显达,仕途顺利。
帝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忌:避讳,担心。
时名:一时的名声。
谩说:不必说,空谈。
赋:汉代的一种文体,如《子虚赋》。
司马: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诗杀:因诗文引起的杀身之祸。
道衡:道衡,唐代诗人杨衡,此处泛指因诗文被害的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泳的《杂述(其八)》,主要探讨了文人命运与仕途的关系。首句“文章不宜命达”表达了诗人对文人依靠才华却难以在仕途上顺畅通达的感慨,暗示了文学才能并不一定能确保显赫的地位或仕途顺利。次句“帝王亦忌时名”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帝王统治下,过于显著的名声也可能招致嫉妒和风险。

后两句“谩说赋求司马,曾闻诗杀道衡”通过典故来强化主题,"赋求司马"指的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向司马相如请教赋作,暗指文人追求卓越可能带来的挑战;"诗杀道衡"则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因诗才被权臣令狐绹打压的故事,强调了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脆弱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古代文人在追求文学成就的同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潜在危险,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0)

林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胡季昭

扶植纲常抗直声,白头不惮岭南行。

书云惟孝友兄弟,臣罪当诛王圣明。

削籍投荒从宝庆,陟阶录后赖端平。

朝家赐谥今方举,凛凛孤忠死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其一)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形式: 古风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其二)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其四)

大运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为今阐大猷。

万里惮北上,三年喜南游。

长身古衣冠,庞眉瞭双眸。

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

和风颜子春,泰山邹孟秋。

一双忧世泪,溅入银河流。

相期入圣域,舍子谁当优。

奈何弃我去,荦确归途修。

我欲断中流,去棹何悠悠。

我欲息天风,别袂何飕飕。

明晨君已远,晚岁吾何求。

恐无后会期,笑作来生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