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稼志喜

燕赵不宜麦,难与齐郑同。

春月例愁旱,十岁九不丰。

今春甘泽频,饼饵家家充。

黍高及稻下,蔚绿齐芃芃。

收麦复种荞,连阡色亦浓。

迩来晴雨时,润暄协农功。

既秀亦既实,可卜京坻逢。

视朝具鸿仪,有事返法宫。

恰值夜雨霁,策马观南东。

被亩瀼瀼露,拂陇油油风。

祈年我夙心,宵旰廑忧忡。

额手祝屡绥,此念终何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春天时节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开篇即点明燕赵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宜种植小麦,与齐郑等地有所不同,接着描述了春月常遇旱灾,十年中有九年收成不佳的现状。然而,今年春日里频繁的甘霖滋润,使得家家户户的面食得以充足,田间地头的黍和稻谷长势喜人,蔚然成绿,生机勃勃。

诗人进一步提到,农民们在收获小麦后又播种荞麦,一片片田地呈现出浓郁的绿色。近来天气晴雨交替,恰到好处地配合了农事活动,作物不仅抽穗结实,预示着有望迎来丰年。皇帝在朝中准备了隆重的仪式,处理国家大事时返回皇宫,恰逢夜晚雨停,他骑马巡视南东地区的农田。

田野间露珠晶莹,微风吹拂着绿浪,这景象让皇帝回想起自己早年的愿望,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忧虑。他双手合十,衷心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这种深切的关怀之情,似乎永无止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秋瀛台杂咏(其一)

雨霁轻舆登趯台,假山窈窕复崔嵬。

补桐书屋芸编展,金井叶飘书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新秋瀛台杂咏(其二)

红楼翠树俯澄瀛,砌下虫音似有情。

半月风光刚瞥眼,几多秋意逼人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新秋瀛台杂咏(其三)

绿船??泛兰漪,爽拂秋风太液池。

一带轻烟才傍岸,露珠犹在柳丝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新秋瀛台杂咏(其四)

云閒天淡真佳候,夜雨朝晴最称心。

底事此中翻切切,曰予无处可忘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