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咏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翻译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方,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注释

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
慵:懒。
怜:爱惜。
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
小红:淡红。
闲雅:文静大方。
闲,通“娴”。
尚余:剩下。
孤瘦:疏条瘦枝。
随:听任,顺从。
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沁:渗入。
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梅格:红梅的品格。
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鉴赏

这首宋词是苏轼的《定风波·咏红梅》,描绘了一位女子如红梅般的形象。首句“好睡慵开莫厌迟”写出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娇态,仿佛不愿轻易展露其美,带有一种慵懒而矜持的韵味。"自怜冰脸不时宜"则以“冰脸”形容梅花的清冷气质,暗示其与众不同,不媚俗。

接下来,“偶作小红桃杏色”描绘了红梅短暂的艳丽时刻,如同桃花或杏花般娇嫩,但随即“尚馀孤瘦雪霜姿”又强调了梅花即使妆扮成春色,骨子里仍保持着孤傲和坚韧的雪霜风姿,这是其独特的精神风貌。

“休把閒心随物态”劝诫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世俗风情,而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进一步借酒来比喻梅花的淡雅,酒晕轻染,恰似梅花的清雅气息渗透肌肤。

最后,“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是对梅的品格的赞美,诗人苏轼认为,真正的梅花之美并不在于其短暂的红艳,而在于它内在的高洁品格,正如梅花的绿叶与青枝一样,默默衬托出其坚贞的风骨。整首词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赞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瑶池燕.闺怨寄陈季常

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别肠多少愁闷。无人问。

偷啼自揾。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玉纤趁。

南风未解幽愠。低云鬟、眉峰敛晕。娇和恨。

形式: 词牌: 越江吟

木兰花令.四时词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帘幕。

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

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

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

形式: 词牌: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四时词

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

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

高楼睡起翠眉嚬。枕破斜红未肯匀。

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形式: 词牌: 木兰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