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六)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通过对酒的记忆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开篇“何处难忘酒”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无论在哪个地方,酒都成了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而“青门送别多”,则进一步描绘出送别之频繁,青门可能是诗人家中或某个特定地点的门,这里已成为送君千里、终究有一日重逢之地。

“敛襟收涕泪”一句,则转折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收拭泪水的同时,心中的哀伤与不舍早已溢于言表。而“簇马听笙歌”,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所做出的行为——他让马匹聚集在一起,以便能听到笙奏出的乐曲,这也许是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至于“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则是对环境的描绘。诗人用“烟树”、“风尘”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淡远、遥不可及的意境,这里所形容的是一片萧瑟秋色之中,古木参天,落叶纷飞的景象。

最后两句“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则是诗人在面对离别之际,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可能指的是当下没有一点酒精可以用来麻醉自己,也可能是在比喻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他忘记这份离愁。而“争奈”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力的哀求,他在面对去留两难的选择时显得如此无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的追忆,以及对送别情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在离别面前的无奈与哀伤。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七)

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

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

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

此时无一盏,何物可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双鹦鹉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

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

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

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

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