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溪十咏(其八)橘林

木奴困新移,憔悴雪霜侵。

呼童剪其颠,割爱虑已深。

会待春气回,青枝补故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新移植的树木显得疲惫,遭受雪霜侵蚀而憔悴。
呼唤童子修剪顶端,对舍弃它心怀深深忧虑。
期待春天的到来,让新生的嫩枝补回原有的树林。

注释

木奴:这里指树木,可能因其有用而被称作‘奴’,新移植的树木。
憔悴:形容状态极差,衰弱无力。
雪霜侵:指冬季严寒天气对树木的侵害。
呼童剪其颠:呼叫童子来帮忙修剪树冠。
割爱:指不得不放弃对树木的喜爱,可能因为要修剪或移栽。
春气回:春天的气息或气温回升。
青枝:新生的嫩枝。
故林:原来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橘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橘林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生长不尽之美好的赞美。

"木奴困新移,憔悴雪霜侵。" 这两句诗描绘出橘树在严寒中依然坚持生长的情景,"木奴"是古人对橙树的称呼,"困新移"表明橘树虽然被移植到新的环境,但仍旧承受着冬日的严寒。"憔悴雪霜侵"则形象地展示了橘树在雪花和霜冻中显得格外坚韧。

"呼童剪其颠,割爱虑已深。" 这两句诗写出了对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呼童剪其颠"中的"童"可能指的是园丁,"颠"则是枝条的意思,表明园丁正在修剪橘树枝条,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割爱虑已深"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番景象的留恋和对自然界生机不息之美好的深切感悟。

"会待春气回,青枝补故林。" 这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生命力旺盛的橘树能在新一季中恢复活力的信心。"会待春气回"表明诗人正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而"青枝补故林"则预示着橘树将以新的绿意和生机充满旧有的林地。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橘树不屈不挠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以及对新生的期待与希望。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潭溪十咏(其三)醒心泉

藤萝拨不开,石窦一镜明。

携瓢酌清甘,漻然莹心神。

我病不能酌,时来听泠泠。

形式: 古风

醉歌赠金元白

南游会稽今十年,重来风物皆依然。

一时冠盖零落尽,故人独老空江边。

西陵仓曹实冗散,出无车马众所怜。

江亭曳履偶识面,凛凛瘦骨馀双颧。

谈兵自是一敌国,屡荐不用宁非天。

胸中跧伏万貔虎,静若女子容娟娟。

我家光禄新出塞,群彦入幕君宜先。

自言衰发已种种,岂复有意仍腾骞。

强饭廉颇思故国,据鞍马援忘华颠。

只今左臂虽小病,尚想揽辔能周旋。

兴来且酌杯中酒,边庭消息君知否。

经天太一位临坎,干戈丧乱已经久。

南关兵败上将戮,太原城破群胡守。

呜呼国步危若此,每惜壮士时难偶。

猝嗟未是真英雄,纶巾羽扇聊从容。

何当矍铄渡河去,一洗塞北烟尘空。

形式: 古风

题大义泉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形式: 古风

题盖竹庙

双猿啸月寒岩幽,陈侯故家官渡头。

阴阴老木旆旌暗,渺渺惊滩云雾流。

九旅已荷本朝渥,三雁更忻同日侯。

我来瞻拜想遗直,叹息此道今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