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

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

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

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

将无半面别,正恐呼声似。

中年况多忘,错认固无意。

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

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

形式: 古风

翻译

遇到他人仿佛旧识,起初并未辨认出姓名。
弯腰寒暄,只说长久未见,彼此差异大。
回家后仔细端详,感觉就像在梦中相见。
如果不是知己朋友,你们肯定记不住我。
即使只有短暂一面之缘,也怕声音混淆。
中年人记忆力减退,误认也是常事。
深入思考是必要的,寻找记忆并非难事。
仍记得睢阳公,初次见面就视我为仆隶。

注释

逢人:遇见他人。
似相识:仿佛认识。
初:起初。
辨名字:辨认姓名。
折腰:弯腰示意。
久暌异:长时间未见。
归来:回家后。
省眉目:仔细看脸。
彷佛:好像。
犹梦寐:像在梦中。
知心交:知己朋友。
定难记:肯定记不住。
将无:即使没有。
半面别:短暂一面之缘。
正恐:只怕。
呼声似:声音相似。
中年:中年人。
况多忘:记忆力衰退。
错认:误认。
固无意:本无意。
典刑:深刻的教训。
摸索:寻找。
尚想:仍记得。
睢阳公:历史人物。
一见:初次见面。
奴隶:仆隶身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逢人》,描绘了诗人遇见熟人却一时难以辨识的场景。诗中通过"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恍惚与陌生感,即使寒暄问候也只是简单地提及久别重逢。接着,诗人回家后回想起来,觉得这次相见犹如梦境,如果不是知己好友,恐怕连对方的名字也难以记住。

诗人进一步感慨,即使只是短暂的一面之缘,也可能因为中年的记忆力减退而误以为是旧识,这并非故意,而是自然现象。他提醒自己,对于相似的面孔,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辨认,毕竟"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最后,诗人以睢阳公为例,表达对识别他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即使是地位低微的人,一旦面对面,也能立刻辨认出来。

整首诗通过日常小事,寓含了对人生际遇和记忆衰退的哲理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之

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

人生百岁驹过隙,直与外物劳形骸。

君非太常何用尔,监祭有令时当差。

朝廷礼备百神秩,不比媚奥犹燔柴。

念君几日得閒暇,归胙餍饫妻奴哇。

重门咫尺不得见,使我有酒空相怀。

忆昔过从水南寺,风廊雪屋靡不偕。

灵山怀玉了在眼,苍翠突兀石笋铁柱如签排。

醉来起舞对山水,狂歌亦和襄阳?。

一时取乐未云足,后会回首何其乖。

今者相逢号朝士,仆仆听鼓趋天街。

欲观礼乐问文物,但见鼙鼓鸣江淮。

喜君头上冠作廌,文笔愈健诗愈佳。

青云万里要直气,幸勿触狐当触豺。

我今勃窣百僚后,自觉迂钝难为侪。

一杯耳热不共醉,夜长独坐烧寒秸。

隔墙降将新授节,丝竹间响骈金钗。

时逢富贵虽可羡,扰扰得失真蝇蜗。

江山到处有佳趣,故应赤舄输青鞋。

明年春风我欲赋归去,伫君功成作颂磨苍崖。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七)

处世那近名,居官敢言清。

平生阿堵物,畴能字之兄。

春风一杯酒,与君花下倾。

穷秋动摇落,江湖渺离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六)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形式: 古风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五)

我初见君诗,谓世无此作。

飘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

俱持使者节,恨别还作恶。

未置白玉堂,端须著岩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