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雪夜闻雁

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新雁过妆楼·雪夜闻雁》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雪夜中雁群飞过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开篇“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以静谧的环境和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一句,将雪花比作琼蕊,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覆盖万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静美。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与梨花、柳絮相比较,不仅展现了雪花的洁白与轻盈,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描绘了雪花在空中轻盈起舞的情景,以及窗外微风吹动的声音,以及乌鹊因雪花的降临而发出的惊叫声,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雪夜的宁静与生机。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一位独自读书的人,在炉火旁添上木柴,茶已煮沸,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读书氛围,与室外的雪夜形成鲜明对比。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一句,虽然描述的是冬夜的寒冷与凄凉,但也暗含着对春天的期待,仿佛是在说,尽管现在是冬天,但春天的痕迹仍然被“东君”(即春神)紧紧锁住,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影子,铜壶滴漏的声音悠长,灯光昏黄,映照着孤单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以雁群的飞过作为收尾,雁声嘹唳,似乎在为即将来临的春天鸣唱,既呼应了开头的“春塞重”,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夜中的美丽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桃花水.浴鹅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

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独自倚栏时。对涟漪。

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风蝶令.春日游草桥,过菜花营看竹

春水才平岸,蛙声已满塘。蘋丝分绿映垂杨。

几处浣衣村妇、淡梳妆。看竹疏篱外,停车老树旁。

李花零落杏花香。一带小桃花底、菜花黄。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乡子.上巳前一日,同屏山、云林、云姜游可园,园为宗室崇文别墅

郊外按呜驺。行过城西二里沟。

老树长藤交映处,临流。隐约王孙别墅楼。

花坞曲通舟。细水平堤绿更柔。

开到海棠春正好,悠悠。人在湖山画里游。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殢人娇.题扇头簪花美人

香袅金猊,恰恰兰衾梦醒。卖花声、催人临镜。

牡丹开矣,正燕巢初定。妆台畔、慢把玉容重整。

鬓影蝉轻,眉痕翠凝。天作就、爱花心性。

一枝斜插,与乌云相并。添妩媚、信手簪来偏称。

形式: 词牌: 殢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