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题扇头簪花美人

香袅金猊,恰恰兰衾梦醒。卖花声、催人临镜。

牡丹开矣,正燕巢初定。妆台畔、慢把玉容重整。

鬓影蝉轻,眉痕翠凝。天作就、爱花心性。

一枝斜插,与乌云相并。添妩媚、信手簪来偏称。

形式: 词牌: 殢人娇

鉴赏

这首《殢人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人簪花图。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梦醒后的慵懒与雅致。首句“香袅金猊,恰恰兰衾梦醒”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慵懒的氛围,金猊之香袅袅升起,兰衾暗示着女子的寝具之华美,梦醒则透露出她从梦境中缓缓苏醒的状态。

接着,“卖花声、催人临镜”一句,通过市井中的卖花声,巧妙地引出了女子即将梳妆打扮的情节,充满了生活气息。牡丹盛开,燕子筑巢,这些自然界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也映衬了女子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妆台畔、慢把玉容重整”一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妆台前精心打扮的过程,慢动作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她的从容与优雅。接下来,“鬓影蝉轻,眉痕翠凝”,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女子妆扮后的精致与美丽,蝉翼般的发丝,翠绿的眉色,都显得格外生动。

最后,“天作就、爱花心性。一枝斜插,与乌云相并。添妩媚、信手簪来偏称”几句,将女子与花融为一体,不仅表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热爱,也体现了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性。一枝斜插的花朵,与她的乌黑长发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几分妩媚与自然之美,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是一幅充满诗意与美感的画卷。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咏紫玉簪

秋雨浪浪湿碧苔。庭花无数雨中开。

一种看来颜色好。袅袅。浑疑仙子御风来。

羽盖似将云影护。丰度。罗衣偏爱淡霞裁。

应是玉妃微醉后。轻溜。鬓边卸下紫鸾钗。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燕山亭.清明后一日,用曝书亭《清明日饮杏花下》韵

已过清明,社燕初来,风信几番吹透。

红了杏花,白了梨花,绿遍池塘杨柳。

恰恰娇莺,听帘外、新簧圆溜。依旧。

到乍试春衣,海棠时候。

不是旧时人面,奈多病多愁,花能知否。

鬓丝禅榻,寂寞闲窗,堪笑有花无酒。

意懒心慵,偏遇者、困人长昼。回首。

春渐老、花飞渡口。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早春怨.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红楼不闭窗纱。

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菩萨蛮.次湘佩鹊

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

黄尘杂柳烟。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

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