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语一首柬南屏

砭焫攻微痾,力与疾相閧。

燔焚势不已,百节皆为动。

右臂针独多,腕尰逾负重。

左肢岂解事,匙粥不自送。

我病亦偶然,星火忽已烘。

古人戒谨疾,我岂敢为纵。

苍黄苫块身,六气为一中。

因循积年载,展转惊寐梦。

瞑眩疾乃瘳,兹言夙攸诵。

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

我计决恐迟,医谋固当用。

聊轻筋骼困,坐待脓血湩。

痛痒方自知,胞哉几人共。

平生骨肉交,思君令人痛。

朅采慰藉情,款语得深奉。

宁知君归后,独乐不及众。

西郊昨夜雨,不解忧怀壅。

怅望君不来,悲歌当予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痛语一首柬南屏》,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病痛之苦,以及在病痛中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砭焫攻微痾,力与疾相閧”,形象地描述了通过针灸治疗轻微疾病的过程,力量与疾病之间的斗争。接下来,“燔焚势不已,百节皆为动”则进一步描绘了病痛的剧烈,全身各部位都受到影响。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病中的具体感受,如“右臂针独多,腕尰逾负重”,“左肢岂解事,匙粥不自送”。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无助。

在描述完病痛之后,诗人转向了对亲友的思念:“我病亦偶然,星火忽已烘。古人戒谨疾,我岂敢为纵。”表达了自己对疾病突然来临的无奈,同时也提到了古人对于疾病的谨慎态度,暗示自己不敢放纵病痛。接下来的几句“苍黄苫块身,六气为一中。因循积年载,展转惊寐梦”则描绘了病痛带来的身心煎熬,以及长时间患病后的疲惫与不安。

在经历了病痛的折磨后,诗人终于迎来了康复:“瞑眩疾乃瘳,兹言夙攸诵。”表示病痛得以缓解,心中的忧虑也得到了释放。然而,诗人在最后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宁知君归后,独乐不及众。西郊昨夜雨,不解忧怀壅。怅望君不来,悲歌当予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病痛中的挣扎与对友情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篁墩所藏宾头卢说法图

释有宾头卢,长眉映头白。

偶逢优填王,说法示生寂。

譬如野行者,为彼猘象迫。

俯身入深井,下有龙蛇宅。

援藤上高树,上有二鼠齰。

野火燔其根,根袅不自植。

事几出仓猝,生死寄顷刻。

忽有群蜂来,芳馨不盈滴。

六根与四大,缠絷谁为释。

欲问有生人,胡能隐身迹。

人生所遭异,一乐恒患百。

吾儒实顺受,此辈方巧匿。

先生两道眼,夷险同一格。

独念居安徒,思危乃良策。

聊为发奇难,使自图画得。

我钝落锋机,欲语翻自默。

嗤彼画中人,何如点头石。

形式: 古风

问白髭

毛发有白黑,迟速亦有时。

我年四十强,谁遣白我髭。

谓予夙多病,或者烦忧思。

髭生本发类,我发胡未知。

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

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

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代髭答

托质向君身,稀微愧毛发。

于身百无济,况乃贻玷缺。

忧病君自知,敢以谀累哲。

君发岂不华,幸远不近瞥。

后生能几何,壮老真倏忽。

白拔秖自欺,黑返竟何悦。

多言亦安用,勿谓髭也呐。

形式: 古风

问白发用髭韵

我生汝本黑,汝白从何时。

汝长亦已白,何得短彼髭。

髭白汝岂黑,嗟我独不思。

三年不对镜,纵白安得知。

讦言信有之,髭岂诳我为。

髭白汝亦白,黑者尚有谁。

岂我弗汝养,静言观我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