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白发用髭韵

我生汝本黑,汝白从何时。

汝长亦已白,何得短彼髭。

髭白汝岂黑,嗟我独不思。

三年不对镜,纵白安得知。

讦言信有之,髭岂诳我为。

髭白汝亦白,黑者尚有谁。

岂我弗汝养,静言观我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问白发用髭韵》。诗中以“白发”与“髭须”的变化为引子,探讨了时间流逝、自然规律以及个体对衰老的认知和态度。

首句“我生汝本黑,汝白从何时”,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自己与“汝”(指髭须)的关系比喻为出生时的黑白对比,提出髭须由黑变白的时间问题。接着,“汝长亦已白,何得短彼髭”两句,诗人通过髭须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变化的必然性。

“髭白汝岂黑,嗟我独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忽视时间流逝的反思,暗示了对自我认知的觉醒。接下来的“三年不对镜,纵白安得知”则通过长时间不照镜子,来隐喻对衰老变化的无知或忽视。

“讦言信有之,髭岂诳我为”两句,诗人质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察觉到髭须的变化,进而反思人的感知能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最后,“髭白汝亦白,黑者尚有谁”通过髭须的黑白对比,再次强调了时间对所有事物的普遍影响,包括人的外貌特征。

“岂我弗汝养,静言观我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颐),来反思内在情感与外部表现的一致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时间、衰老、感知与自我认知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深刻而独特的洞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代发答

君身须眉具,鬣者宁独发。

发也幸独长,虽长亦同缺。

壮老信有端,知几乃明哲。

汝德不益增,我衰岂终瞥。

习变如我然,繁多起丝忽。

汝躬不内顾,顾以容为悦。

我意君不知,兹言我当呐。

形式: 古风

植柘陈翁刲股卷

伐树勿伐柘,爱此手泽存。

爪树伤柘肤,锄树伤柘根。

根肤尚可惜,戕肌亦何人。

吾肌本亲遗,吾以奉吾亲。

茫茫堪舆内,此意诚苦辛。

肌戕幸不死,遗胤终儿孙。

孙乎慎无忘,锡类良有因。

形式: 古风

洗句亭

洗句复洗句,洗句先洗心。

心清绝尘滓,句清无哇淫。

洗句尚可浅,洗心须用深。

所用有深浅,水哉何古今。

有句莫太清,太清寡知音。

知音苦不遇,独和沧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王存敬秋官知兴化得但字

王君东南豪,才气绝躯干。

一经重贤科,百里见雄断。

西曹美风裁,而复爱文翰。

还操老吏笔,却判诗家案。

入朝更出守,恩诏何涣汗。

莆阳亦名邦,金紫蔚相烂。

清风散尘歊,好雨知岁旱。

勋名竟当成,轫发此何但。

吾翁蒙泉老,遗迹犹可按。

谤言昔徒兴,白黑久乃判。

古来经济士,不受群疑绊。

送子独含情,临风几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