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千万山峦与沟壑奔向荆门,王昭君的故乡仍有山村留存。
她离开皇宫远赴北方大漠,只留下青色坟墓在黄昏中孤寂。
画像上的人只能认出春风吹拂的容颜,她的魂魄在月夜中空回故乡。
千百年来,琵琶声中诉说着她的哀怨和愤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遗迹、表达怀古之情的诗篇。开头“群山万壑赴荆门”设定了一幅宏大景象,荆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紧接着,“生长明妃尚有村”则点出了历史人物明妃,她的故事似乎还残留在某个村落之中。

下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紫台”可能指代帝王的陵墓,而“朔漠”则是边疆的意思,这里暗示着历史的辉煌与荒废。"独留青冢向黄昏"描绘了一种孤独和苍凉,似乎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则是诗人通过对古迹的观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生动气息,但最终只是留下空寂的回声。"画图省识春风面"可能是在描绘古代美人的画像,而“环佩空归月夜魂”则让人联想到那些逝去的灵魂在月夜中徘徊。

最后两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达了诗人通过古代乐器琵琶所弹奏出的旋律,感受到了历史上的不平和哀怨。这里的"胡语"可能是指边疆民族的语言,而“曲中论”则是在讨论这些永恒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古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点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怀旧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垂白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