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入山初与雪云俱,坐定云收雪亦无。
不见旧时苍翠色,换将粉墨作新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入山赏雪的景象,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入山初与雪云俱"给人以深邃神秘之感,似乎诗人与大自然已然融为一体。"坐定云收雪亦无"则透露出一种静谧与空旷,雪云如烟,难以捉摸。
"不见旧时苍翠色"中,“旧时”二字带有一丝淡淡的怀旧之情,而“苍翠色”则是对自然原生态的描绘,此刻却已不复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美景不可复返的惆怅。
"换将粉墨作新图"表明诗人想要用艺术来捕捉眼前的美丽,尽管现实中的景色已与记忆中不同,但通过画笔和墨水,可以创造出新的美。这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的信仰,以及通过艺术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超脱的心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创作与艺术永恒价值的坚信。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南游客上妙高峰,拄杖敲冰袖障风。
卷起面前帘看雪,烟鬟浑插玉珑璁。
珍重南华五色禽,云栖雾宿见无因。
雨中恐误翩然出,我是闲人非贵人。
火树烧春明踯躅,紫罗囊笔缀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润,带雨游山亦自奇。
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
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