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书事诗(其三)

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

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真正的感觉只能停留一晚,我现在已经在桐乡连续住宿多日。
我却要将这充沛的雨水带下山去,希望能稍微帮助南方的海域涨潮。

注释

真觉:深深的感受或领悟。
止:仅,只。
能:能够。
留:停留。
一宿:一夜。
桐乡: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今已:现在已经。
住连宵:连续住宿多夜。
却:转折,但是。
将:拿,携带。
膏雨:比喻充足的雨水。
下山去:向下坡或山下流去。
聊助:姑且帮助。
南溟:古代对南海的称呼。
早晚潮:早晚的潮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开篇“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两句,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因天气原因被迫停留,对于身处之地——桐乡,有了一夜甚至更多时间的驻足体验。这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投入。

“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停留后,对外部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思考。这里的“膏雨”指的是厚重如膏药般的细雨,这种雨水最终汇聚成流,顺着山势而下,参与到了南溟(可能是南海或南方某一特定地区)的潮汐之中。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传达了一种微不足道却又自有其角色的生动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天气变化和个人停留体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在这种观察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南屏(其一)

百步阶头长进步,南屏堂上立移时。

明明万象森罗处,锻鍊雕镌费我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桃花菊

菊花忽作桃花面,放眼难看九月黄。

花不见桃惟见菊,又将红雨学啼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题竞秀亭(其二)

来往人传客寝安,问渠何事驻征鞍。

只应门外千山好,能使胸中百念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题竞秀亭(其一)

吴山越岭老于行,何地诛茅寄此情。

直使浮云无一点,千岩应接始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