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卫山斋(其二)

武公后裔有仍孙,德望才名世所尊。

拟向山中专注易,忽传地下趣修文。

月楼不复赓诗句,春阁犹思共酒樽。

痛恨死生千古隔,西风吹泪湿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周武王的后代有仍氏子孙,他们的品德威望才华被世人尊崇。
原本打算在山中专心研读易经,忽然传来他们在地下的消息却与文学相关。
月楼不再有诗篇相和,只有春阁还留存着共饮的记忆。
深深遗憾生死相隔千秋万代,西风中泪水打湿了秋天的云彩。

注释

武公:周武王。
后裔:后代子孙。
有仍孙:有仍氏的子孙。
德望:品德威望。
才名:才华名声。
世所尊:被世人尊敬。
专注易:专心研读易经。
地下:指去世的人。
趣修文:对文学的兴趣。
月楼:指诗人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赓诗句:相和诗篇。
春阁:春天的楼阁,可能指回忆中的相聚之地。
共酒樽:一起饮酒。
痛恨:深感遗憾。
死生千古隔:生死相隔千年。
西风:秋风。
吹泪湿:吹得泪水湿润。
秋云:秋天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为悼念卫山斋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武公后裔有仍孙”点明了卫山斋的家族背景,暗示他出身显赫;“德望才名世所尊”则高度赞扬了卫山斋的品德声望和才华,世人皆敬仰。

“拟向山中专注易”描绘了卫山斋可能向往的隐逸生活,专注于易学研究;然而,“忽传地下趣修文”笔锋一转,暗示他的突然离世,让人遗憾未能完成他的学术追求。“月楼不复赓诗句,春阁犹思共酒樽”通过想象昔日与卫山斋月下吟诗、春日共饮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人已逝的悲痛。

最后两句“痛恨死生千古隔,西风吹泪湿秋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死隔绝的无尽哀伤,泪水随秋风洒落,画面凄凉,情感深沉。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充满了对亡者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海棠

脸晕轻红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时。

杜鹃叫落花梢月,独倚东风睡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瓶花

瓶花红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怜。

堪恨本根不知处,却将颜色为人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中

读易窗闲久,多时不点朱。

砚乾蟾渴水,箧破蠹侵书。

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

交游空满眼,谁念病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病后谢友人顾问

索居坐孤陋,却扫甘隐沦。

荒径无辙迹,蓬藋方蓁蓁。

风雨撼四壁,一榻寄屈伸。

谁念相如病,岂堪原宪贫。

友人隔河梁,怀思赋停云。

柴车忽过我,问劳何殷勤。

促膝话契阔,道合情更亲。

语言迈流俗,意气含至真。

情怀谈不尽,浣我胸中尘。

盘蔬与束脯,草草为尔陈。

瓦盆煮新酒,味有太古春。

非徒洗磈磊,亦足消郁堙。

北窗坐终日,薄暝生秋旻。

斜阳恋客影,把袂不忍分。

此去岁月迈,何时复相亲。

我辈重道义,势利何足云。

荣华易消歇,德齿久弥新。

愿言保名节,努力配古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