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岭上朅来弄明月,千里银光寒不缺。
虾䗫魍魉走死尽,直数秋毫上金阙。
心如此月月如心,嗒然独据无弦琴。
腾腾转空白日昼,诗带流星过南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山岭之上的景象,诗人以“弄明月”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月光如水,一路延伸至千里之外,却依旧保持着清冷的银色,没有一丝杂质。接下来,“虾䗫魍魉走死尽”则描写了山中野兽在这宁静夜晚中的活动,似乎连它们也被这月光所感染,变得安静而不再有任何骚动。
“直数秋毫上金阙”一句,则是对前景的进一步刻画。秋毫可能指的是秋天山岭上的细微草木,而“金阙”则让人联想到高耸入云的宫殿,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比较来强调月光下的山峦之美。
“心如此月月如心”此句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这轮明月,表达了一种心与自然相通、物我两忘的意境。紧接着,“嗒然独据无弦琴”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孤寂感。他仿佛坐在一张没有琴弦的琴上,发出叹息,却又似乎乐在其中。
最后两句“腾腾转空白日昼,诗带流星过南斗”,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白昼之光与夜晚的月光相比显得那么普通,而诗人却能在这平凡中寻找到诗意。他的诗歌如同流星般划过夜空,穿越了那璀璨的南斗星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岭上朅来观白云,翔鸾奋鹤浮天英。
斜开锦绣春树满,溶溶半露遥山青。
忽然变现成苍狗,万里长风霍无有。
海龙塞气不敢吹,日照虚空无老时。
偶无公事独凭栏,领略风烟万顷宽。
说似西廊曾懋父,倩君椽笔写郊寒。
脚力穷时地更偏,瘦藤危石两苍然。
山僧已识幽人意,借与禅床自在眠。
草树低迷爱晚晴,江天表里玉壶清。
平生心事无人会,惭愧沧波欸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