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毓瑞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
首联“自渐腹笥久空虚,每到离群恨索居”,诗人自谦其学识浅薄,每当身处孤独之时,便深感遗憾与寂寞。这里运用了“腹笥”这一古代文人用来形容学问积累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颔联“照胆须磨千古镜,潜心补读十年书”,诗人提出了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需要像打磨镜子一样,不断磨砺自己的智慧与见识;同时,要像补读十年的书籍那样,深入学习,充实自己。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决心。
颈联“吹箫喜说诗鸣凤,洗砚欣看墨戏鱼”,诗人以吹箫、鸣凤、洗砚、墨戏鱼等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在艺术创作中的喜悦与乐趣。吹箫与鸣凤象征着音乐与文学的美妙结合,洗砚与墨戏鱼则寓意着书法艺术的雅致与趣味。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漫道出山泉水浊,清风明月入吾庐”,诗人以“出山泉水浊”比喻外界环境的复杂与不纯净,而“清风明月入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即使外界环境再复杂,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远,让清风明月成为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艺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反思,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内心纯净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