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二)》。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沉而持久的赞美。
“撼晚梳空不自持”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如同撩动夜晚的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却实实在在。这里,“撩”字用得非常传神,它描绘出一种轻柔而深情的触摸。
“与君同折上楼时”则是诗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描写,上楼这个动作,象征着友谊的升华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表明即使是在不断变化的春天,朋友间的情感依然如故,不会因为时间或环境的改变而消散。这里的“常情”指的是不变的情谊,而“系得人心免别离”则强调了这份情谊能够牢牢地系在人们的心中,防止朋友之间出现隔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厚而恒久的情谊,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对友情的一种美好表达。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
万里往来无一事,便帆轻拂乱莺啼。
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
绿帐远笼清佩响,更曛晴日上龙旗。
桃源仙子不须誇,闻道惟栽一片花。
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