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朮访三茅。
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对长生不死仙诀的追求以及他对此道理的理解和态度。商岭、紫阳都是古代著名的山名,常与神仙及采药有关。在这里,商岭采芝寻找四位隐者,紫阳收集野草访寻三位高人。这些行为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秘诀的探索和渴望。
“欲求不死长生诀”一句直接表露了诗人的心愿,而“骨里无仙不肯教”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哲学态度。这里的“骨里无仙”暗示只有那些真正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人,才可能掌握长生之道,但他们却不轻易传授给他人。这一想法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中对隐逸和仙人的崇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对长生秘诀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神仙境界的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
如何一花发,春梦遍江潭。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