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樊君修

忆昨会山中,危时苦话同。

老枝期共雪,乔木虑摧风。

弟有文铭竁,儿能礼送终。

九京无可憾,后死愧衰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回忆起昨天在山中的聚会,那时身处危难,我们曾一同倾诉。
老树期待与白雪共存,高大的树木担忧会被狂风吹倒。
弟弟有才华撰写碑文,儿子能尽礼节为我送终。
即使去了九泉之下也没有遗憾,但作为先走的人,我愧对垂暮之年的自己。

注释

忆:回忆。
会:聚会。
危时:危难时刻。
苦话:艰难的话语。
老枝:老树。
期:期待。
共雪:与雪共存。
乔木:高大树木。
虑:担忧。
摧:吹倒。
文铭:碑文。
竁:墓穴。
九京:九泉之下(指阴间)。
无可憾:没有遗憾。
后死:先走的人。
愧:感到惭愧。
衰翁:垂暮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为悼念好友樊君修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身后事的关心。首句“忆昨会山中”回忆了与樊君修在山中相聚的日子,那时正值危难之时,两人曾共同度过艰难时刻,情感深厚。接下来,“老枝期共雪”比喻他们像老树一样期待共度岁月的寒冷,寓意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乔木虑摧风”则暗示对樊君修可能遭遇不幸的忧虑,担心他如高大树木般在风雨中受到摧残。

“弟有文铭竁”表达了陈著对于樊君修身后之事的安排,他的弟弟会以文章铭记其事迹,显示出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对亡者的尊重。“儿能礼送终”则表达了对樊君修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按照礼仪妥善地为父亲送终。

最后两句“九京无可憾,后死愧衰翁”表达了陈著对樊君修的深深敬意和对自己未能早逝的遗憾,他感到自己作为晚辈,在樊君修去世后,无法再为他做些什么,只能怀着愧疚之情,表达对故去朋友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追忆和对亡者的哀思。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浦城外界梨岭西水碓头阻雪三日

小小篮舆出远林,南来长苦路崎嵚。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梦,少年触事易酸心。

须知行止元非我,阴六阳三古到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留西山

老惫无如汗枕何,起看玉宇泻银河。

残山剩水凄凉甚,明月清风感怆多。

无计闭门遮外事,真成开眼梦南柯。

坐来不觉东方白,又是馀生一夜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留西山

西崦已非旧,庵居犹自妍。

树头擎月直,山腹转风圆。

閒坐忙尘外,清谈浊酒边。

悠悠一俯仰,今日是何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留范景山

满天风雨作新正,下访劳君一日程。

长揖不交随俗礼,苦言惟有隔年情。

镫生晕处醒相对,犬吠声中心自惊。

人事难齐时事险,聚头时节且迟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