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六月十五日哭子添禄作》。诗中表达了对早逝儿子的深切哀悼与无尽思念。首句“尔生三岁忽云亡”直抒胸臆,感叹儿子仅三岁便离世,生命之短暂令人唏嘘。接着“寿夭何能问彼苍”,诗人将对命运不公的疑问投向苍天,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解。
“自念奔驰违骨肉,可堪痛哭在他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陪伴在儿子身边,最终失去儿子的痛苦场景。远离家乡,独自一人面对丧子之痛,更增添了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凤台落日游魂远,牛渚愁云系恨长。”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凤台落日”和“牛渚愁云”来寄托对儿子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夕阳西下,游魂远去,象征着儿子的生命消逝;愁云密布,恨意绵长,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离去的不舍与哀痛。
最后,“悲恸满怀无处着,眼枯惟有泪成行。”诗人的情感已满溢至极限,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只能任由泪水如泉涌出,表达内心的悲痛与绝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深刻地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思,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