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
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
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这首《水龙吟》是宋代词人黄孝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开篇“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寂静的小院中独自沉思,院落草木葱郁,垂柳依依,帘幕轻掩,透出一种清冷的翠色。
接下来,“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描绘了夜晚微风吹过屋檐,发出轻微声响,主人公面对昏暗的残灯,懒于挑亮,因天气微寒而难以入眠。这种氛围充满了孤寂和无奈。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景象,店家炊烟不再,只有远方的关山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而地上铺满了飘落的梨花,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青春和未竟梦想的感慨,如今年华老去,一切都已成过往。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回忆起往昔与友人月下题诗的情景,如今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哀愁,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和失落。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直抒胸臆,表达出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心中的情感如柔肠寸断,泪水与恨交织。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借物寓情,意指远方的音讯不再,昔日的美好记忆也随时间消逝。
最后,“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以春天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感叹如何能将繁花似锦的过去换成眼前的一池碧水,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体验。
不详
南宋诗人。有人说他“妙才超轶,词采溢出,天设神授,朋侪推独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摩刘改之(过)、孙季蕃(惟信)之垒”,“其清丽,叔原(晏几道)、方回(贺铸)不能加其绵密。”有《雪舟长短句》。存词4首
自侧金卮,临风一笑,酒容吹尽。
恨东风、忙去熏桃染柳,不念淡妆人冷。
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细看来,只怕蕊仙不肯,让梅花俊。
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风。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山环台榭水环堤,雪月风烟是处宜。
豢养宴安成鸩毒,西湖只合比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