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

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

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松木小路幽深,青苔湿滑行人稀少。
半夜听到钟声后,全身覆盖着雪花归来。
询问寒冷的僧人接过手杖,辨别狗儿口中叼着的是衣物。
又一次进入静修,呼唤童子关闭竹制的门扉。

注释

松门:松木的小门。
微:幽深。
苔滑:青苔湿滑。
往来稀:行人稀少。
半夜:深夜。
闻钟:听到钟声。
浑身带雪:全身覆盖着雪花。
问寒僧:询问寒冷的僧人。
接杖:接过手杖。
辨语:辨别语言。
衔衣:口中叼着衣物。
安禅:静修。
呼童:呼唤童子。
闭竹扉:关闭竹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雪夜归寺的场景。"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表达了山路崎岖且湿滑不易行走,只有少数僧人偶尔经过。"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则写出了僧人在深夜听闻寺庙的钟声后,全身沾满雪花回寺的情景,显示出他对修行生活的坚持和不畏艰难。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这两句则展现了僧人与看门僧人的交谈,以及狗子衔着僧人的衣物的情况,这些细节增添了一份 寒冷而又温暖的人文关怀。

最后"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表达了僧人继续前行,准备进入禅房之时,呼唤小童关闭竹制的门扉,营造出一片静谧与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坚守修行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清贫而自在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6)

唐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偶作

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

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

僧教开竹户,客许戴纱巾。

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

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

凤髻随秋草,銮舆入暮山。

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

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

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

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发邛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

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

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