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清辉玉臂寒

待得清辉满,中秋两地看。

丹心空自苦,玉臂故应寒。

银汉成冰水,金波满露盘。

西风罗袖薄,落月杵声残。

身世谁知苦,裳衣客最单。

关山同杜老,垂泪忆长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待得清辉满,中秋两地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佳节,诗人与亲人相隔两地,只能遥望同一轮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丹心空自苦,玉臂故应寒”两句,以“丹心”和“玉臂”为喻,分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外在的寒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接下来,“银汉成冰水,金波满露盘”描绘了秋夜的冷寂与清冷,银白色的银河仿佛凝结成了冰水,而金色的月光洒满了露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西风罗袖薄,落月杵声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西风吹拂着轻薄的罗袖,落月之下,捣衣声渐弱,似乎预示着夜晚的结束与离别的临近。最后,“身世谁知苦,裳衣客最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尽管外界无人理解其内心的痛苦,但作为客居他乡之人,这份孤独与苦楚却尤为深刻。

“关山同杜老,垂泪忆长安”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处异地,心中的长安(代指家乡)依然清晰可见,泪水不禁滑落,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秋夜图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月满秋夜长

尘世如天海,团团共月光。

一轮秋正满,百刻夜偏长。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

萃台犹卓午,梧井欲飞霜。

箭漏迷青海,阑干转上阳。

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秋景(其一)月色醉远客

明月有佳色,客中迷远游。

自应眠不得,更似醉时留。

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

顿忘乡国恨,如在酒家楼。

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

天风扶我起,不用典貂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秋景(其二)月色醉远客

远客坐长夜,缠绵月色留。

明知不是醉,为尔更无愁。

玉雪三千界,金波十二楼。

谪仙迷采石,小杜在扬州。

雁背如流水,蛾眉也白头。

一声长啸起,满眼故山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秋景.卿月升仙掌

卿在郎星上,瑶台第一层。

已如金掌迥,又得月华升。

近与公相似,清如贵未曾。

铜仙千尺表,玉指一轮冰。

天下名公子,秋风老茂陵。

衰兰千里道,垂泪记觚棱。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