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
道无不是无,道有元非有。
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的核心理念。"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强调的是智慧的统一性和彻底性,一旦领悟到真理,所有的事物都会豁然开朗。"道无不是无,道有元非有",则揭示了道的本质,即道超越了对立的概念,既非绝对的无,也不是固定的有,而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
"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提到了佛陀毗婆尸(又译为毗婆尸佛或毗婆尸迦),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和追求者长久的努力,但仍然未能完全领悟到那至高无上的妙境。这反映了佛教修行的艰难与追求真理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以禅宗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理,强调了智慧的普遍性和真理的难以言表,体现了佛教中对觉悟的追求和对世间万物的超脱理解。
不详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抛却深村,又入荒草。
只如以一重去一重,不知转交涉转料掉。
春雪乍晴,春光愈好。
不必远讨幽探,不用谈空说有。村村自花柳。
这里如大火聚,近之则燎却面门。
直饶佛祖到来,未免退身有分。
此事没誵讹,人人不柰何。
柰何不得处,合眼跳黄河。
跳得后如何,元来佛法苦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