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

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

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

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东山感秋词》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痛哭秋风又一年”,开篇即以悲凉之气笼罩全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接着,“觚棱梦落练江天”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梦境与现实的落差比作从高高的觚棱(古代宫殿上的装饰)跌落至练江天际,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迷茫。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两句,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和冷清,如同杜甫在山中拜见杜鹃一样,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描绘了诗人的心随白云飘荡,仿佛与世隔绝,而瑟瑟秋芦则象征着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宿的追寻,但似乎已无路可寻,只能默默期待。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夕阳西下,江水奔腾,别墅中的残局未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法释怀。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借用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谢安那样在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但现实却是后堂无人弹奏丝竹,只有自己独自面对。

最后,“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以海上的寒蛟和弥漫的秋尘,象征着外界的冷漠与内心的压抑,难以摆脱。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整体而言,《东山感秋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身处乱世、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文人形象。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论诗次铁庐韵

元音从古本天生,何事时流务竞争。

诗世界中几雄国,惜无人起与连衡。

迩来诗界唱革命,谁果独尊吾未逢。

流尽玄黄笔头血,茫茫词海战群龙。

新筑诗中大舞台,侏儒几辈剧堪哀。

即今开幕推神手,要选人天绝代才。

台上风云发浩歌,不须猛士再搜罗。

拔山妄费重瞳力,夜半虞兮唱奈何。

北派南宗各自誇,可能流响脱淫哇。

诗中果有真王在,四海何妨共一家。

彼此纷纷说界疆,谁知世有大文章。

中天北斗都无定,浮海观星上大郎。

芭蕉雪里供摹写,绝妙能诗王右丞。

米雨欧风作吟料,岂同隆古事无徵。

四海横流未定居,千村万落废犁锄。

荆州失后吟梁父,空忆南阳旧草庐。

展卷重吟民主篇,海山东望独悽然。

英雄成败凭人论,赢得诗中自纪年。

四海都知有蛰庵,重开诗史作雄谈。

大禽大兽今何世,目极全球战正酣。

形式: 古风

台阳八景

试上高楼倚画栏,半空积素布晴峦。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嵋六月寒。

自有清光摇棨戟,翻拟馀冷沁冰纨。

北来羁客乡思切,时向炎天矫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元宵菊

曾记重阳冒雨开,更添颜色送春来。

容当寒夜神偏远,节届灯宵火似堆。

兴尽三冬浇色翠,诗成七字畏花催。

醉闻玉漏敲更急,还作杯筹击鼓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题渡海图(其一)

一舟似芥托波澜,水立风驰洵大观。

日月吐吞成四照,江河羞涩等微湍。

举头但觉星辰近,放眼从知天地宽。

便欲乘帆溯牛斗,珠光龙气试回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