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穆父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

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从饭颗山。

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

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年迈之人步入明亮殿堂,不再能唱起阳关曲。
老友已升至金銮殿高位,贬谪之人只能在饭颗山旁。
你的文采如同西汉大家,一言之间决定我和刘氏的命运。
此刻应设宴邀请同僚,一同见证天子恩赐的龙袍降临。

注释

老入:年迈之人。
明光:明亮的殿堂。
阳关:古代送别歌曲。
故人:老朋友。
金銮殿:皇帝的宫殿。
迁客:被贬谪的人。
饭颗山:可能指代贬谪之地。
大笔:卓越的文笔。
西汉手:如同西汉时期的才子。
二刘:可能是两位刘姓人物,具体身份需结合上下文。
同舍:同僚或室友。
飞龙:象征天子的龙袍。
帝闲:皇帝的闲暇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年纪渐长,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明光"指的是清晨的阳光,而"旧班"则是指往日熟悉的地方。"染须"意味着头发已开始变白,"那复唱阳关"则是在表达即便年老,也还想再次高声歌唱《阳关三叠》这首表达离别之情的曲子。

"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从饭颗山。"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与旧友重逢的情景。"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而"金銮殿"则是皇宫中的重要建筑,常用以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尊贵的场所。"迁客"意味着流离失所的旅人,而"饭颗山"则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

"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 这两句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赞赏和自信。"大笔"指的是用大笔写字,"西汉手"可能是在比喻古代著名书法家。而"一言"意味着一句话,而"二刘"则是指东汉时期的刘德升与南朝时期的刘锡。

"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与朋友共饮,共同庆祝某种喜悦之情。"便须置酒"意味着准备好酒宴,而"呼同舍"则是在邀请朋友一起。"看赐飞龙"可能是指观赏龙的图腾,这里用以比喻皇帝或高贵人物赋予的荣誉。而"出帝闲"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情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厚情感,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

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凉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火急开樽及尚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答李端叔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答满思复

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

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

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