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我站在高楼上遥望思念的人,情感还未完全表达出来。
躺在床上仿佛能看到千里江山,透过窗户能窥视到无数的房屋。
长长的道路上行人悠悠,远方郊区的太阳模糊不清。
在遥远的水边感到惆怅,一根孤独的烟袅袅升起。
能作诗的是杰出的人才,想要归乡却只是低微的官职。
故乡已经看不见了,眼前只有云水一片空旷。

注释

高楼:古代的高层建筑,用于眺望或寓居。
目极:视线的尽头,引申为极目远望。
枕上见千里:通过想象或梦境在枕头上仿佛看见千里之外的景象。
窥万室:形容视野开阔,能看到许多房屋。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时间长久。
暧暧:光线昏暗,看不清楚的样子。
极浦外:遥远的水边。
迢递:遥远的样子。
孤烟:孤独的炊烟,象征孤寂的景象。
属上才:属于上等的文才,指诗人有很高的才华。
下秩:较低的官职,这里指诗人的官位不高。
云水空如一:形容故乡遥远,如同云水般空茫,无法触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诗中通过高楼眺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开篇便以壮丽的意象描绘出诗人的心境,他站在高楼之上,将视线伸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是无尽的。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目力所及之广阔和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枕边能望见千里之远,窗前则能窥视万户之繁华,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心理感受的深化。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诗人通过描绘道路上行人的悠然自得和远郊黄昏时分的宁静气氛,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一种淡泊与超脱,同时也隐含着对归乡路途的无限向往。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诗人心中的忧伤随着远处河流的波涛和孤独的炊烟一同升腾,这些意象都在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怀。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诗人自信自己的文学才能能够传达这份思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与他人共同的归乡愿望。

最后两句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则是对整个诗篇意境的总结。故乡虽远不可见,但心中的故乡如同云水一般清晰可感,这种思念如烟似雾,渗透在诗人的内心深处。

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使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

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

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形式: 排律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

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

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

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卨臣。

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珍。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