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二)

旷大劫来明历历,缘何此夜眼方开。

六年痴坐无折合,谩诳众生出岫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中以“明历历”开篇,描绘了长久以来的光明清晰,却在某一刻突然觉醒,仿佛是在夜幕下眼睛才真正开启。接着,“六年痴坐无折合”,诗人自述在这段时间内,如同痴人一般静坐,没有找到通向真理的道路,虚妄地欺骗众生,让他们以为可以走出山洞,寻得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长时间的沉寂与突然的觉醒,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觉悟过程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与迷茫后,终于在某一刻找到了真正的光明,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寓意着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领悟。诗中蕴含了佛教中关于觉悟、解脱与自我超越的思想,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直觉体验与内心觉醒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三)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

十二金钗颠倒插,不风流处也风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四)

有准的,没窠臼。有时觑捕全无,无时觑捕还有。

取不得,舍不得,饶州城里一分钞,买柄芭花帚。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五)

鸟鸣芳树,蛙闹葑池。最亲最切,总为提持。

不如三更枝上,一声声是杜鹃啼。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六)

西江十八滩声,太白峰头同一眼听。

东海泼天涛澜,集云峰顶同一耳观。

眼耳俱忘,观听皆灭。

三十年后重新举,舜若多神惊吐舌。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