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母王夫人挽诗(其二)

口训诗书手辟纑,月涵沧海出明珠。

夜中环佩归来些,啼杀堂前返哺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挽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母王夫人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首句“口训诗书手辟纑”,形象地展现了黄母王夫人在教育子女时的严谨与智慧,她不仅亲自教授诗书,还亲手开辟了学习的环境,寓教于行,体现了她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深思熟虑。

“月涵沧海出明珠”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黄母王夫人比作大海中的明珠,不仅寓意她如同明珠般珍贵,更暗示她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光辉形象和深远影响力,如同月光洒满大海,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夜中环佩归来些”,描绘了黄母王夫人归家的情景,夜色中她身着华服,佩戴着精致的环佩,归来时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优雅,这不仅是对她的个人形象的描绘,也象征着她对家庭的深情与奉献。

最后一句“啼杀堂前返哺乌”,引用了乌鸦反哺的典故,表达了黄母王夫人如同乌鸦反哺一般,对家庭充满无尽的关爱与照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一句既是对黄母王夫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她高尚品德的深刻颂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黄母王夫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她对子女、家庭乃至社会的无私奉献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杨河竹枝(其一)

屯堡人家住不多,屯边屈曲是杨河。

褰裳濡足不计数,河上行人愁奈何。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歌]韵

杨河竹枝(其二)

客子离家半月程,风沙引起忆家情。

河中鲤鱼不得觅,尺素何由寄北京。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庚]韵

挽彭叙古(其一)

年过二十工书法,往往挥毫逼古人。

身被君恩无一岁,可怜埋玉楚江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挽彭叙古(其二)

死别才知见面难,旅坟荒草暮云寒。

几回东角楼前过,拾得遗书不忍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