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视

学视睹悬虱,病耳闻斗蚁。

纷然酬六凿,万劫费揩洗。

君看杯中蛇,妄想从何起。

忽然一妙语,初无强料理。

回观积年疾,乃是一念使。

谁能明此心,香山老居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学视》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的心灵与外界事物的关系。

首句“学视睹悬虱”,以“学视”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学习观察的过程,仿佛在高处看到悬空的虱子,强调了观察的细致与深入。接着,“病耳闻斗蚁”则以病态的听觉感知,听到蚂蚁的争斗声,对比强烈,暗示了正常感官与异常感知之间的差异。

“纷然酬六凿,万劫费揩洗”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心灵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六凿指的是人的六种感官,这里形容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纷繁复杂的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波动。后半句“万劫费揩洗”则表达了清除这些杂念和干扰的困难与时间之长。

“君看杯中蛇,妄想从何起”运用了“杯弓蛇影”的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外界事物在人心中的投射,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实想象或妄想。

“忽然一妙语,初无强料理”则揭示了智慧与理解的力量,一个巧妙的话语可以瞬间改变人的认知,消除误解,不需要刻意的强求。

最后,“回观积年疾,乃是一念使”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长期困扰人心的疾病或痛苦,往往源于单一的念头或想法,强调了心灵状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谁能明此心,香山老居士”以问句结尾,表达了对深刻理解人心复杂性的渴望,同时也暗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借以表达对智慧与内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类心灵与外界事物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智慧与理解来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寄舍弟

残暑坠空屋,旧书穿破帷。

才蒙小雨润,遽得好风吹。

逸少每作恶,渊明常病羸。

他乡忆吾弟,苦语自成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断云

断云西南来,好风东北去。

翩然两无心,空中忽相遇。

化为一尺雪,照我亭前路。

昔者甚可怜,今来渺无处。

故人多勌色,留我不少住。

羁愁动中肠,疾病增百虑。

虚庭著明月,皎皎如积素。

不见乘鸾子,空怀旧烟雾。

形式: 古风

如皋道中

客路三日雨,颇知袍裤单。

长河贯沃野,薄酒动新寒。

晚日鱼虾市,秋风藜藿盘。

衰颜定可笑,不必镜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去白沙再望路中江南诸山慨然有怀

青山如美人,浓淡各有态。

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

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

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

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