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自道

山林清富贵,何在玉堂居。

诗积囊中锦,家多几上书。

碑文堪帐壁,薇蕨当盘蔬。

安分箪瓢乐,虽贫绰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山林的清静与富贵,究竟在哪里能找到玉堂的居所。
诗篇如同锦囊中的珍宝,家中书籍堆积如山。
碑文足以装饰墙壁,薇菜和蕨类成为餐桌上的蔬菜。
安心于简朴生活,即使贫穷也感到富足,绰绰有余。

注释

山林:指远离尘世、自然清幽的地方。
玉堂居:形容显贵或高雅的住所。
诗积囊中锦:比喻积累丰富的文学才华。
几上书:书桌上堆满了书籍,表示学问渊博。
碑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这里可能指学问或成就。
帐壁:装饰墙壁的艺术品。
薇蕨:野菜,象征简朴生活。
盘蔬:餐桌上简单的菜肴。
安分:守本分,满足于现状。
绰有馀:富裕充足,超出需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居自道》,是宋代诗人易士达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态度。首句“山林清富贵”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暗示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高洁生活。诗人以“何在玉堂居”反问,表达了对华丽官舍的淡然,更倾向于自然的简朴。

接下来,“诗积囊中锦,家多几上书”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富足,即使物质生活简朴,但满腹诗书足以充实内心。诗人将学问比作“锦”,把书籍视为家中的宝贵财富。

“碑文堪帐壁,薇蕨当盘蔬”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即使是普通的碑文也可作为装饰,野菜薇蕨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佳肴,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知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安分箪瓢乐,虽贫绰有馀”总结全诗,诗人强调的是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即使生活贫困,也能从简朴中找到乐趣,这种精神富足的感觉超越了物质的贫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而精神富足生活的赞美和坚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84)

易士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朝燃灯

唤起园丁葺小园,喜逢社友访林泉。

莺花世界春方半,灯火楼台月正圆。

闲不待偷皆乐地,趣随所得到吟边。

丁宁莫刬庭前翠,留与游人伴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朋溪探梅韵

锦囊分付与溪奴,江路寻幽属野夫。

暖信已传春到未,暗香还动月明无。

妆因底事偏清雅,态为何人转瘠癯。

惹起诗魂禁不得,恍然飞越亦忘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宦叔送往临川

征衣何惜染尘埃,款段搜诗亦快哉。

百里亭长与亭短,一天云合复云开。

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

不是剡溪清兴尽,声声杜宇劝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梅花韵

生爱梅兄是淡交,每相逢处更吟嘲。

暗香疏影名千古,冷艳孤光雪几梢。

东阁诗才犹腹稿,西湖人物尚衡茅。

风前有恨曾知否,不得随泥上燕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