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子瞻翰墨

山头崒嵂侵霄汉,片幅之间据其半。

河水盘旋寒玉贯,云气濛濛中截断。

峰峦回合平若接,山城嵯峨耸楼观。

下有森森林木灌,隐约浮空露纤巘。

沙平野旷征途远,行人凌竞马欲汗。

天机满前呈烂熳,浓墨如新笔凌乱。

浑沌凿空太极判,元气淋漓风雨散。

若非定以范宽断,谁能展此奇手段。

玉堂老仙重称赏,绝笔当为古之冠。

牙签玉轴宜倒看,纵得千金慎勿换。

老眼摩挲获珍玩,不敢留题只惊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郭麟孙所作,名为《题苏子瞻翰墨》。诗中描绘了苏轼书法作品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品的宏大与细腻。

首句“山头崒嵂侵霄汉”以山峰直插云霄的形象,象征苏轼书法的高远境界。接下来,“片幅之间据其半”,则描绘出作品在有限空间内的雄伟气势。接着,诗人以“河水盘旋寒玉贯,云气濛濛中截断”两句,将书法比作流动的河水与缭绕的云雾,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的动态美与层次感。

“峰峦回合平若接,山城嵯峨耸楼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品中的结构与布局,如同山峦叠嶂,又似高楼林立,既展示了作品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作者对空间的巧妙安排。随后,“下有森森林木灌,隐约浮空露纤巘”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沙平野旷征途远,行人凌竞马欲汗”两句,以广阔的空间背景和行人的动态,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给人带来的深远思考。接下来,“天机满前呈烂熳,浓墨如新笔凌乱”则直接赞美了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风格,表现出作者对苏轼书法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浑沌凿空太极判,元气淋漓风雨散”两句,运用哲学概念和自然现象,进一步深化了对作品的解读,强调了其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表现力。最后,“若非定以范宽断,谁能展此奇手段”表达了对作品独特创造性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难以模仿的特质。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郭麟孙成功地将抽象的书法作品具象化,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作品的壮丽与精妙。

收录诗词(10)

郭麟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 字:祥卿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题赵荣禄水村图

泽国净秋色,远山横夕烟。

水田群雁起,芦渚一罾悬。

林树几间屋,君家若个边。

扁舟何日去,相伴白鸥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龚子敬同赋

清游及新霁,缓步得嘉宾。

古木寒泉寺,鸣鸠乳燕春。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

总是曾经处,何须更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其一)

三月三日天气好,一年一度虎丘游。

枇杷岩下频呼酒,杨柳桥边旋系舟。

春事固知欺白发,山灵元不厌清流。

祇今觞咏成陈迹,何用兰亭俯仰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龚子敬同游桃花坞赵中时适至

麦光晓郭摇香浪,花气浮空散紫霞。

小院碧桃留客醉,隔林修竹又谁家。

清明过了春将暮,浊酒倾残日又斜。

一笑相逢诚不易,人生看得几韶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