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郭麟孙所作,名为《题苏子瞻翰墨》。诗中描绘了苏轼书法作品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品的宏大与细腻。
首句“山头崒嵂侵霄汉”以山峰直插云霄的形象,象征苏轼书法的高远境界。接下来,“片幅之间据其半”,则描绘出作品在有限空间内的雄伟气势。接着,诗人以“河水盘旋寒玉贯,云气濛濛中截断”两句,将书法比作流动的河水与缭绕的云雾,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的动态美与层次感。
“峰峦回合平若接,山城嵯峨耸楼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品中的结构与布局,如同山峦叠嶂,又似高楼林立,既展示了作品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作者对空间的巧妙安排。随后,“下有森森林木灌,隐约浮空露纤巘”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沙平野旷征途远,行人凌竞马欲汗”两句,以广阔的空间背景和行人的动态,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给人带来的深远思考。接下来,“天机满前呈烂熳,浓墨如新笔凌乱”则直接赞美了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风格,表现出作者对苏轼书法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浑沌凿空太极判,元气淋漓风雨散”两句,运用哲学概念和自然现象,进一步深化了对作品的解读,强调了其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表现力。最后,“若非定以范宽断,谁能展此奇手段”表达了对作品独特创造性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难以模仿的特质。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郭麟孙成功地将抽象的书法作品具象化,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作品的壮丽与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