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
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
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
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马廷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亲情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首诗:
首先,从“负米无亲不忍尝”这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孝心和对待生活物资的态度。他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而不忍心享用这些必需品,反映了他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
其次,“谁为故老在邻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曾经熟悉环境的留恋。这里的“故老”指的是过去的长者,而“邻墙”则是他心中那个时代的象征。
再看“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记忆的感慨。即使过了百年,他仍然无法忘怀那些老一辈的人物;而“六甲”指的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周期,诗人说自己虽然年迈但依旧能记得那过去岁月的阳光,这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缅怀。
接下来,“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显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在这里提到的是学习和教育的情景,其中“襟佩”指的是古代士人身上的装饰品,“书生”则是读书人,“联讲席”意味着集体研讨经典的场合。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一幅古代学术交流图景。
最后,“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表达了诗人的文化自觉和对后世的期望。他不愿意让传统文化断绝,并且对于那些孤独地生活在晚年的人表示同情和尊重。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化和学术,“先绪”则是前辈的遗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亲情、传统以及个人记忆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不详
芒玉平云玺印红,洛龟图画五三隆。
壁奎星聚来时彦,河汉天垂仰化工。
文治正应淳化似,恩华重与绍兴同。
何须飞白人人赐,始悟君王欲教忠。
髣髴招提寄远村,缁郎草草佛灯昏。
水将绿绕萦如带,山送青来列在门。
句里风骚耆旧远,胸中丘壑典刑存。
满怀孤愤几株石,欲起当年两达尊。
有客传吟藁,知渠来自闽。
四书犹在鲁,六籍不忧秦。
太史经邹峄,离骚感楚臣。
谁知梦奠日,曾忆后庚申。
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
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
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
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