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诗十六韵

体国为民事,忧勤固在斯。

骄阳春既盛,膏泽夏愆期。

省刑书每下,请雨令频施。

云未油然作,风偏飒尔吹。

芃芃苗欲槁,细细草将萎。

翘首瞻青汉,焦心对赤墀。

圜扉重举滞,旃厦几畴咨。

斋祭祈神鉴,精诚只已知。

谁云天最远,于是听能卑。

默处敬居日,恭虔步祷时。

微衷惭上格,大化喜潜移。

霶霈滋南亩,飘潇遍九逵。

叆叇阴阳协,滂沱渥泽垂。

田家还自乐,朝野共吟诗。

从此烦襟涤,由来百志熙。

愿同兹砥砺,参赞奉无私。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喜雨诗十六韵》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体现了其对农业与民生的深切关怀。全诗以“体国为民事”开篇,点明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关注民众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天过后的骄阳似火,却迟迟不见夏雨降临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旱情的严重。

诗人表达了对雨水的殷切期盼,通过“省刑书每下,请雨令频施”的描述,展现了他通过各种方式祈求降雨的决心。然而,雨水并未如愿降临,反而迎来了风的侵袭,使得庄稼和草地都面临着枯萎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局面,诗人“翘首瞻青汉,焦心对赤墀”,表达了内心的焦急与忧虑。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宫中“斋祭祈神鉴,精诚只已知”的虔诚祈祷,以及对天道的敬畏之心。他相信,虽然天道遥远,但只要心存敬意,就能得到回应。在静默中保持恭敬,时刻不忘向上苍表达自己的诚意与谦卑。

经过长时间的祈祷与等待,终于迎来了甘霖,“霶霈滋南亩,飘潇遍九逵”。雨水如同天降甘露,滋润了农田,也洒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解除了旱情,也调和了天地之间的阴阳,带来了丰沛的恩泽。

诗中的“田家还自乐,朝野共吟诗”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雨水的滋润下,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无论是农民还是朝廷官员,都共同吟诵着赞美之词。这不仅体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这场及时雨的普遍欢欣。

最后,“从此烦襟涤,由来百志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满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愿同兹砥砺,参赞奉无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经历,进一步提升自我修养,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体现了一位君主的责任与担当。

综上所述,《喜雨诗十六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展现了清代皇帝对农业、民生及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巡再过济南

六御重经历下城,频将疾苦问苍生。

肩摩毂击风犹在,土沃农恬世久平。

户户春灯佳节过,村村社鼓乐郊盈。

韶年渐布阳和泽,淑气晴光仗外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观珍珠泉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

偶与诸臣閒倚槛,堪同鱼藻入诗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经泰山之麓

耸巘高峰记昔攀,春回瀑水响潺潺。

万层石级云霄上,千里烟村缥缈间。

暂驻犹然思往事,凭陵直欲小人寰。

朱旗翠葆疏林外,已见巍巍俯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过淮南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

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

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

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

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

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

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

素念切民依,时为劳寤寐。

大造本无私,湛恩欲广被。

闻言聊自宽,庶慰省方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