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复佘灼斋

设谷藏溪竞貌钦,太羹玄酒孰同襟。

海风偏拂钩衣草,炎树多翻巧舌禽。

香芷佩搴遵涧曲,美人歌赠隔江浔。

天南萧瑟伤迟暮,谁与西归怀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感遇复佘灼斋》由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设谷藏溪竞貌钦,太羹玄酒孰同襟”以自然景观起笔,谷藏溪流,竞相展示其美,如同佳肴美酒,让人钦慕。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美景比作美味佳肴和醇厚的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同时,“孰同襟”则暗示了与知音共赏之乐,引出下文对友情的思考。

颔联“海风偏拂钩衣草,炎树多翻巧舌禽”描绘了一幅海边的景象,海风轻拂着岸边的草木,炎炎夏日里,树木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颈联“香芷佩搴遵涧曲,美人歌赠隔江浔”转而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山涧边采摘香芷的情景,她或许正为远方的爱人准备礼物。这里的“美人歌赠”不仅指女子的歌声,更象征着深情的传递。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尾联“天南萧瑟伤迟暮,谁与西归怀好音”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面对天南地北的辽阔与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感到一丝伤感与无奈。他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境,传达美好的消息。“谁与西归怀好音”一句,既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友情、爱情乃至生命中美好瞬间的呼唤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爱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明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

王天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二首(其一)

归休海岸逐渔农,莫笑偷閒一老翁。

贤圣美名终是幻,侯王贵骨总成空。

风花雪月时难得,三万六千日易穷。

且饮浊醪吟短句,醉来白眼倚高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怀二首(其二)

老将残喘付皇天,摆落尘愁心自仙。

不卜不巫仍不药,时行时坐复时眠。

牛乎马也从他唤,人也鬼乎信我缘。

何况悠悠身后事,可能一世计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卯岁

过了六旬又六春,未知还有几年身。

酣歌且纵生前乐,衣食宁忧死后贫。

长笑乾坤为逆旅,时招风月作良宾。

露顶赤脚寒松下,真是明朝一散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辛卯初诞

正是木翁六六年,三朝幸作太平仙。

浊醪粗饭供吾老,幻化尘生信彼天。

怯冒风波游宦海,喜观孙子种书田。

初筵具共宾朋醉,何羡金张珥汉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