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
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个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人世间评价的超然态度。诗中“自山中客”表明诗人已脱离尘世,隐居于山林之中,而“何缘有此名”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为何仍旧被外界所关注、赋予某种称谓的困惑和不解。
接着,“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一句,通过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古代常以琴喻志趣高洁者,"琴不鼓"意味着内心的意志和才华未被外界所识别,"人不见亏成"则是说世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品格并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可。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蕴含深意,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自守清高的性情,以及对名誉与评价持有的一种豁达态度。王安石在诗中所展现的是一种隐逸理想,即使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宁静,不为外界的评说所动摇。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万事纷纷祇偶然,老来容易得新年。
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朱颜日夜不如故,深感杏花相映红。
尽日独行春色里,醉吟谁肯伴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