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

草脚青回细腻,柳梢绿转条苗。旧游重到合魂销。

棹横春水渡,人凭赤阑桥。

归梦有时曾见,新愁未肯相饶。酒香红被夜迢迢。

莫交无用月,来照可怜宵。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草地渐现青翠,柳枝转为嫩绿。旧日游玩之地重访,令人心碎。
船儿横在春天的水面,人在红色栏杆桥上停留。
归乡的梦境偶尔出现,新的忧愁却不愿放过我。酒香弥漫的红被中,长夜漫漫。
不要让无用的月光,照亮这孤独的夜晚。

注释

草脚:草地的边缘。
青回:转为青翠。
细腻:细致入微的绿色。
柳梢:柳树的末端。
绿转:变为绿色。
条苗:细长的新叶。
旧游:旧时的游览之地。
合魂销:心神为之消散。
棹横:船儿横放。
春水:春天的水面。
渡:渡口。
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
归梦:回家的梦境。
新愁:新的忧虑。
相饶:放过。
酒香:酒的香气。
红被:红色的被子。
夜迢迢:长夜漫漫。
无用月:无意义的月光。
可怜宵:孤独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史达祖的《临江仙·其一》。从词句来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草脚青回细腻,柳梢绿转条苗。" 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草木复苏的情景。"草脚"指的是草丛中新生的嫩绿色草,而"柳梢"则是细长的柳枝。这些形容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细腻感受。

"旧游重到合魂销。" 这句表达了诗人再次回到曾经游历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怀念,仿佛能和那份过往的灵魂融为一体,情感得到了释放。

接下来的两句 "棹横春水渡,人凭赤阑桥。" 描述了一幅春日河畔的景象,船只在波光粼粼的春水上来回穿梭,而人们则依靠着红色的栏杆休息。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归梦有时曾见,新愁未肯相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他曾在梦中体验到回归故土的温馨场景;另一方面,却又被新的忧虑所困扰,这些忧虑如影随形,不肯放过他。

最后两句 "酒香红被夜迢迢。莫交无用月,来照可怜宵。" 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饮酒的场景,那酒香四溢,如同红色的被子温暖地包裹着他。而对于那些无用的、空洞的月光,诗人则感到悲哀,它们只是徒增夜的凄凉,没有带来任何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生活、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闺思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浦

玉树晓飞香,待倩它、和愁点破妆镜。

轻嫩一天春,平白地、都护雨昏烟暝。

幽花露湿,定应独把阑干凭。

谢屐未蜡,安排共文鹓,重游芳径。

年来梦里扬州,怕事随歌残,情趁云冷。

娇眄隔东风,无人会、莺燕暗中心性。

深盟纵约,尽同晴雨全无定。

海棠梦在,相思过西园,秋千红影。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歌子

采绿随双桨,看山藉一筇。关南桃树几番红。

昨夜诗情频在、雨声中。花径无云隔,苔垣只梦通。

旧欢一饷可过从。试觅鸳鸯新杏、简春风。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