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其四)

安世不藏父恶,南轩尽掩前羞。

迁史直承尧典,紫阳曲学春秋。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赞颂安世不隐瞒父亲的过失和南轩学者的谦逊,展现了对公正和学问态度的推崇。

"安世不藏父恶",这里的"安世"可能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安昌侯张禹,他以孝闻名,但诗人借他来表达即使面对亲人的错误,也应该坦诚相告,不隐匿事实。"不藏父恶"体现了诚实无欺的道德品质。

"南轩尽掩前羞","南轩"可能指代某位学者或读书人,"前羞"则暗示过去的耻辱。诗人赞美这种学者能放下过去的耻辱,通过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我,展现出谦虚和勇于改过的胸怀。

"迁史直承尧典","迁史"指史官,"直承尧典"意为遵循古代圣贤如尧的正直原则,强调史官记录历史时应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紫阳曲学春秋","紫阳"可能是指朱熹,他曾编撰《资治通鉴纲目》,"曲学春秋"则暗指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春秋》,这里表达了对严谨学术态度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赞扬了诚实、谦逊、公正和学术追求的美德,体现了王夫之对于理想人格的崇尚。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七首(其五)

公主盘飧赌命,上卿片唾输头。

偏是羁孤臣妾,贪他菌蟪春秋。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六)

中垒传经烧汞,东坡抗疏逃禅。

梦傍昌黎床榻,炉兼万毕铜铅。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七)

信陵饮酒近内,步兵泣路驱车。

赢得不知别苦,难忘聊复愁予。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八)

田丰死争官渡,鸱夷不谏夫椒。

未到水穷山尽,难回坠石狂潮。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