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其一)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雁归北。渺渺茫茫似客。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千年记当日。

难得。宽闲抱膝。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

但青草无色。语绝。更愁极。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

瑶池黄竹哀离席。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

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兰陵王(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

"雁归北。渺渺茫茫似客。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千年记当日。难得。宽闲抱膝。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

诗人以雁的归去比喻自己心中的寂寞与游子之感。"渺渺茫茫似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春日湖边,曾见往船帆远去,如今却是谁在江头轻拂风息?这几句话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千年记当日。难得。宽闲抱膝。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

诗人提及千年前的事,如今已成为难以企及的美好记忆。宽闲之时,抱膝而坐,回想兴亡之事,感慨万分。马上飞花,残阳照亭驿,更增加了诗人的哀愁。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物资的无奈感受。相思之心,如同青冢上的白雪一般纯洁。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但青草无色。语绝。更愁极。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瑶池黄竹哀离席。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诗人想象着在荒凉的坟墓间酹酒,过往之车回首时,那香魂携手相拥而泣的情景。但是眼前的青草无色,只能增加愁绪。一番又一番地重复着过去的陈迹,瑶池边黄竹下哀离之席,更让人心痛。约束八骏马车犹豫到来,而露桃重摘,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两句"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祖国的无奈与哀痛。

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怀旧之意,是一篇极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其二)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归国遥.暮春遣兴

初雨歇。照水绿腰裙带熟。杨花不做人情雪。

风流欲过前村蝶。羞成别。回头却恨春三月。

形式:

归朝歌

最是一人称好处。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年时今已度。

长是巴山深夜雨。宣又召,凯还簇簇,要见寿觞举。

扫尽窝蜂闲绣斧。叠鼓春声欢岁暮。

燕台剑履趣锋车,银信低低传好语。紫貂裘脱与。

肘印累累映三组。但重省,西来斗水,忘却爱卿取。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永遇乐(其一)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