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竺日章和尚

年踰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寄上竺日章和尚》,主要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的感慨。首句"年踰七十叹衰翁"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和身体的衰退,"足不良行耳又聋"进一步描绘了他行动不便和听力减退的境况。接下来的两句"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通过夜晚听雨和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象,寓言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敏感和对季节更替的体悟。

"有时百步三回坐"写出了诗人行走缓慢,常常需要多次停歇,而"何日孤灯一笑同"则表达了对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怀念和期待。最后两句"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以想象的手法,设想自己在禅修时,思维活跃如同天花飞舞,研读佛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禅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层面提升的执着。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曾明府士章

茂宰题诗寄草亭,远烦白鹤下青冥。

彩毫落纸留鸿爪,贝锦当窗织凤翎。

百里仁风随化雨,两章秋月映华星。

林僧溪友争传写,拟向青山共勒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虎丘

有客题诗海涌峰,高怀渺渺托冥鸿。

勾吴伯业荒烟外,梵塔觚棱杳霭中。

石坐千人庭可月,剑埋三尺水还风。

目前无限登临意,古木苍藤叫郭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其一)

山川楼观总邱墟,双径还成化佛居。

四海重修舆地志,群龙仍护梵天书。

野猿供笔诗成后,玉女焚香定起馀。

大觉昔承天子诏,解知山体本如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其二)

东南地望绝尊荣,国一重来更有情。

一院秋风薝卜老,满山春雨苾刍生。

它方弟子来传法,上国公卿尽慕名。

随处花云围燕坐,予生自愧老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