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赵州道中忆殿卿》,通过回忆与友人赵州任职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政绩的赞赏。
首联“忆尔䄡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以回忆起友人赵州出牧(出任地方官)的往事开篇,点明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并以“风尘”二字描绘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反衬出友人赵州的贤能与不凡。
颔联“政成神雀犹堪下,兴尽冥鸿遂杳然。”进一步赞扬友人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使得神雀(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都愿意降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友人的政绩之高。而“兴尽冥鸿遂杳然”则以冥鸿(传说中的高飞之鸟)比喻友人功成身退,隐逸于世,表达了对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
颈联“树色远浮疏雨外,人家忽断夕阳前。”转而描写赵州道中的自然景色,以“树色远浮”、“疏雨”、“人家”、“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既是对赵州道中景色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尾联“重来此地逢寒食,何处看春不可怜。”在时空转换中,诗人再次回到赵州道中,正值寒食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何处看春不可怜”一句,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反衬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无限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赵州任职期间政绩的赞誉和对友人离世后怀念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