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同的《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其一)》描绘了诗人历经战乱后,从江淮远行至钱塘,却因雨阻滞,感慨万分。首句“三载江淮奔战尘”,展现了诗人过去三年在战乱中奔波的艰辛,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沧桑经历。
“济时空负百年身”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接下来,“青山尚是来时路,城郭今非旧日人”,通过对比青山依旧而人事已非,寄寓了物是人非的哀愁,流露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追信已无萧相国,举贤谁似晋胥臣”两句,诗人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贤能人才的向往和现实中无人可比的失望,暗含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批评。最后,“明朝又上新安道,回首钱塘泪满巾”,诗人决定继续前行,但回望钱塘,不禁泪湿衣巾,体现出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