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其一)

三载江淮奔战尘,济时空负百年身。

青山尚是来时路,城郭今非旧日人。

追信已无萧相国,举贤谁似晋胥臣。

明朝又上新安道,回首钱塘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其一)》描绘了诗人历经战乱后,从江淮远行至钱塘,却因雨阻滞,感慨万分。首句“三载江淮奔战尘”,展现了诗人过去三年在战乱中奔波的艰辛,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沧桑经历。

“济时空负百年身”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接下来,“青山尚是来时路,城郭今非旧日人”,通过对比青山依旧而人事已非,寄寓了物是人非的哀愁,流露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追信已无萧相国,举贤谁似晋胥臣”两句,诗人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贤能人才的向往和现实中无人可比的失望,暗含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批评。最后,“明朝又上新安道,回首钱塘泪满巾”,诗人决定继续前行,但回望钱塘,不禁泪湿衣巾,体现出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其二)

百雉孤城流水东,青山掩映戍旗红。

蛙声日夜乱城柝,岚气作云漫碧空。

茅屋几家兵火后,关河千里战尘中。

鹍鹏自有天池路,非复吴中旧阿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昌化次前韵

未拂征衣满面尘,云林何计乞閒身。

荒村白日有啼鸟,废屋颓垣无住人。

大地岂应终破碎,普天谁为正君臣。

高堂自有二亲在,且向晨昏事盥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

险阻艰难备此程,百年生死一毛轻。

但知憾比徐方寸,深愧才非杜北征。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

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李仲吉见赠

千里还乡已到乡,故人应是更凄凉。

珠还合浦神光在,雁叫寒云别憾长。

沧海桑田心不变,山林钟鼎事何妨。

雪深山径药苗小,何日林间遇阮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