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书学剑两无成,天乞梅边隐姓名。
未必清闲非盛福,纵教富贵亦虚荣。
百年有限春风老,万事无心夜月明。
何计莫餐烟火供,漱流眠石过今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的《自赋》,他以自我反思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独特见解。首句“学书学剑两无成”,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努力但未见显著成果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不易和抉择的艰难。接下来,“天乞梅边隐姓名”表达了诗人选择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愿望,暗含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未必清闲非盛福”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并非单纯来自外在的忙碌或富贵,而是内心的清闲自在。诗人认为,即使富贵,若内心不宁,也只不过是虚荣的表现。“纵教富贵亦虚荣”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
“百年有限春风老,万事无心夜月明”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然界的欣赏,暗示了他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何计莫餐烟火供,漱流眠石过今生”,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的物质追求所束缚,而是选择清流漱口,石上休憩,度过此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简单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不详
姓名多已在仙行,见说曾传辟谷方。
未必诏书徵便起,可怜人世老犹忙。
浴蒲涧冷云初湿,种朮山春土亦香。
何日此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
门似野人家,空园拟种瓜。
有僧分石坐,无酒问邻赊。
独鹤喜欲舞,老梅寒自花。
此身归未去,犹愧暮林鸦。
新营一榻养天和,独喜身闲鬓未皤。
药性不谙缘病少,花名惯识为吟多。
移书晒日防留蠹,写帖临池拟换鹅。
不到玉峰今两载,故人情味近如何。
别后空相忆,无书直至今。
频年千里客,多事半生心。
卯酒欺人醉,春诗带病吟。
倚栏政无绪,一鸟过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