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草长林兽所都,时平习武试三驱。

林霜始䧏鹰嫌叶,野露犹沾马惜芜。

岂必虞人竭陂泽,未能君子远庖厨。

日斜颁获帷城外,惠逮惟均洽众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狩猎活动中的场景与思考。首句“丰草长林兽所都”描绘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充满了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为狩猎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接着,“时平习武试三驱”表明在和平时期,皇帝会通过狩猎来锻炼武艺,同时展示对军事技能的重视。

“林霜始䧏鹰嫌叶,野露犹沾马惜芜”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狩猎时的自然景象。霜降之后,林间的鹰可能因为树叶的遮挡而感到不适,而野外的露水则让马儿显得格外珍惜草地,这些细节展现了狩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岂必虞人竭陂泽,未能君子远庖厨”表达了皇帝对于狩猎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思考。他并不赞同过度捕杀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而是强调要保持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理念。

最后,“日斜颁获帷城外,惠逮惟均洽众娱”描述了狩猎结束后的场景。在夕阳西下之时,皇帝在城外颁发狩猎成果,以示恩惠,同时确保这一活动能够惠及众人,带来欢乐。这不仅体现了皇帝的慷慨与仁慈,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贵族与民众共享狩猎成果的传统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在狩猎活动中的个人风采,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保护、仁政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析字

鱼鲁以形讹,亥豕以义舛。

夏五及郭公,春秋犹不免。

寻章摘句流,硁硁期致辨。

聚讼笑徒然,胡不奋实践。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北天竺塞山奇种异植茂密蒙茸神农岐伯有所未辨郭璞陆佃夫岂能疏有倒生绝壁不与恒群结子累累玫瑰靺鞨其色而扶绿叶者问之蒙古不能举其名与南天竺子相类因名之曰北天竺而系以诗

佛说西天竺,视如乾闼城。

而谁于卉物,南东强借称。

四维缺匪宜,朱穗百八盈。

俨从兜罗手,飞来證无生。

北亦有天竺,吾今正其名。

是地秋尝雪,渥丹积素擎。

丛益滋其繁,叶不改其青。

隐笑南方暄,耐寒孰不能。

形式: 古风

宴蒙古诸部落即席得句

四野天垂连大漠,三秋日朗彻穹庐。

藉兹牲酒聊欢众,讵是恩膏漫颂予。

立马看馀诈马继,左贤赐已右贤如。

不拘礼数敦诚意,嘉尔风犹似古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

即事摛词亦可欢,发清机不碍秋寒。

无尘雅似江南美,有地惟应塞北宽。

红缬翠扶壁万仞,沙萦石络涧千盘。

傥教借得西湖水,处处吴山足大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