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天竺塞山奇种异植茂密蒙茸神农岐伯有所未辨郭璞陆佃夫岂能疏有倒生绝壁不与恒群结子累累玫瑰靺鞨其色而扶绿叶者问之蒙古不能举其名与南天竺子相类因名之曰北天竺而系以诗

佛说西天竺,视如乾闼城。

而谁于卉物,南东强借称。

四维缺匪宜,朱穗百八盈。

俨从兜罗手,飞来證无生。

北亦有天竺,吾今正其名。

是地秋尝雪,渥丹积素擎。

丛益滋其繁,叶不改其青。

隐笑南方暄,耐寒孰不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天竺地区的独特景观和植物种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赞美。诗中提到的“北天竺”与“南天竺”对比,强调了两地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植被生长上的差异。

首先,诗中描述了北天竺地区秋季时分的景象,虽然有雪降,但土地上却积满了红色的花朵,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这些花朵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繁盛,叶片保持青翠,显示出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南方的温暖气候,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其次,诗中特别提到了一些奇特的植物种类,如“朱穗”、“倒生绝壁”的植物,以及“玫瑰靺鞨其色”的花朵,这些都体现了北天竺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些植物不仅形态各异,颜色丰富,还具有特殊的生长习性,如倒生在峭壁上,这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增加了北天竺植物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最后,诗中引用了古代医学家神农、岐伯的名字,以及历史人物郭璞、陆佃夫的名字,暗示了这些植物可能具有药用价值或在古代医学中有一定的地位。同时,通过询问蒙古人无法列举出这些植物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植物的独特性和稀有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北天竺地区独特自然景观和植物种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宴蒙古诸部落即席得句

四野天垂连大漠,三秋日朗彻穹庐。

藉兹牲酒聊欢众,讵是恩膏漫颂予。

立马看馀诈马继,左贤赐已右贤如。

不拘礼数敦诚意,嘉尔风犹似古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

即事摛词亦可欢,发清机不碍秋寒。

无尘雅似江南美,有地惟应塞北宽。

红缬翠扶壁万仞,沙萦石络涧千盘。

傥教借得西湖水,处处吴山足大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读史偶成

尽道吾君不敢欺,不欺君者果伊谁。

禹皋稷契应无此,犹虑面从申戒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于木兰作(其一)

天文漏兮野,地志阙开县。

博览山海经,荒略一二见。

上林牟内地,木兰辟塞甸。

中外久一家,敬奉金瓯奠。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