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圣涂乞石

先生筑高隐,趣好清且独。

云龙峰上石,跋草自錾斸。

发窍号阴怪,穷根揽坤腹。

山灵不敢爱,鞭叱满崖谷。

危跻已穿履,大载几折轴。

直欲起岩岩,未容买碌碌。

心营合天造,指化出神速。

突兀傲中巅,凭陵勇双矗。

兽蹲目睥睨,龙攫腰回蹙。

缩脰立幽鸟,擎颅卧孤犊。

鲸鳞老廉利,相角怒撑触。

轩昂鹤引咮,赑屃鳌跂足。

腾空快高思,排峭惊醉目。

伊余朅来游,步百吟周复。

愿从乞其馀,伴我东墙竹。

猿鹤莫相嗔,此客意非俗。

常令月色照,敢使尘土辱。

日待风雨来,起看空绕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云龙峰上开凿石块的场景,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趣味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石头比作各种自然形态,如兽、龙、鸟、鲸、鹤、鳌等,形象地展示了石头的形状与姿态。

“先生筑高隐,趣好清且独。” 开篇点明了隐士的高洁志趣,他选择在云龙峰上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接下来的“云龙峰上石,跋草自錾斸” 描述了隐士亲自在草丛中寻找并开凿石头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勤劳与决心。

“发窍号阴怪,穷根揽坤腹。”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头的奇特形状和深邃内涵,仿佛隐藏着自然的秘密。接着,“山灵不敢爱,鞭叱满崖谷。” 表达了山石的珍贵与不可多得,即使是山神也不敢轻易割舍。

“危跻已穿履,大载几折轴。” 描绘了隐士攀登险峻山峰的艰难过程,以及搬运重物时的不易。接下来的“直欲起岩岩,未容买碌碌。” 则表达了隐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束缚。

“心营合天造,指化出神速。” 揭示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他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行动迅速而自然。最后,“突兀傲中巅,凭陵勇双矗。” 总结了石头的雄伟姿态,象征着隐士的坚韧不拔和超凡脱俗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荆山美璞昔未发,鬼神诃守谁可夺。

妙工伐石强剖抉,试之烈火皎冰雪。

长虹射天昼不灭,夜堂流光堕明月。

坚厚粹温函正气,不许时人巧雕砺。

羞与佩环争细碎,直登丘坛荐天帝。

世无琅玕来作贡,楚人未售空长恸。

索价当高勿轻用,缇囊十袭须珍重。

形式: 古风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淮夷之珠照夜明,泗滨之石声泠泠。

昔时大禹致方物,神光玉色罗广庭。

比年入献多豪英,褒雄妙思相凭陵。

飘飘束书去观国,瘦马踏雪须垂冰。

长廊白昼天宇清,落笔冉冉风云生。

千官拱笏赭袍近,碧沟新柳黄鹂鸣。

金挝虎士传姓名,鱼龙卷尾随雷声。

州人洗眼望归期,会约春风载酒迎。

形式: 古风

雪堂诗寄子瞻

愁云蔽日昏风发,鹅毛大片舞空阔。

阴崖冰压木枝折,一鸟不飞人足绝。

山翁口掉肩拥褐,斫竹撑茅劳架结。

堂成不用巧丹涅,却画东坡四山雪。

群石崭崭争皎洁,门外堂间两清洌。

万境一心同莹彻,石床云生湿肌发。

布被飕飕冷于铁,半夜哀猿叫山月。

山翁高哦响修越,不道妻啼忧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灭,长安高门奔请谒。

赤日炙背沙埋辙,仆夫汗流马吐舌。

三谒不逢腹欲爇,怒气恐成疽毒裂。

狂走不须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热。

形式: 古风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官居太疏冷,门外少车迹。

萧萧此君轩,为我慰穷寂。

贪饕起馀慕,远乞南山石。

形模太诡陋,此咏费搜摭。

虾蟆欲上瓮,作气屡跳踯。

心知不可强,怒瘿犹鼓息。

但劳旁者观,笑尔不量力。

君能惠然来,抵鹊轻尺璧。

明月投我怀,坐上光彩溢。

神心巧镌凿,变化出胸臆。

高言写豪壮,健读口终吃。

冲风卷海涛,荡潏迷四极。

阵马脱重围,战士皆辟易。

使人魂魄沮,三日不敢食。

嗟余性顽闇,兀兀寡知识。

臃肿终天年,不愿借雕饰。

翻怜孤僻中,趣味得所适。

拂石云生手,诵诗风满腋。

此应长不饥,富贵乃毒腊。

人生多苦辛,嗜好须自择。

形式: 古风